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解读纳莱迪人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腿长脑袋小的纳莱迪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他们是我们在演化树上的亲缘物种。 他的名字叫尼奥 2013 年的一天,洞穴探险爱好者航特和塔克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人类摇篮”遗址众多洞

腿长脑袋小的纳莱迪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他们是我们在演化树上的亲缘物种。

他的名字叫尼奥

2013 年的一天,洞穴探险爱好者航特和塔克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人类摇篮”遗址众多洞穴中的升星洞里摸索。在过去的 100 多年里,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类人猿化石。他俩来到升星洞深处,顺着被称为“龙背”的陡坡来到洞穴末端的顶部后,意外发现了一条狭缝。顺着狭缝,他们发现了一个从未在地图上标注过的地洞,其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类似人骨的骸骨,其中一个半埋在土中的头骨尤其引人注意。这个洞穴后来被命名为“迪纳莱迪地洞”,意为群星地洞。

洞穴中的狭缝只有女性考古队员能够通过。

尼奥所在的升星洞构造图。

他们将这个发现告知了南非著名古人类学家——伯格教授。伯格随即带领挖掘团队前往迪纳莱迪地洞。通往该地洞的狭缝十分逼仄,个子高大的伯格无法进入,只能由6 名女性队员轮番爬上“龙背”,通过狭缝进入地洞,跪在地上用牙签和毛刷小心翼翼地挖掘骸骨化石。仅仅数周伯格团队就挖掘出了1500 多块骸骨碎片,分属15具遗骸。在挖掘期间,航特和塔克也在继续探索升星洞,发现了另一个之前未被发现的地洞,并在其中发现了更多骸骨。所有骸骨中最完整的一具被命名为“尼奥”,在南非塞索托语中意为馈赠。

尼奥是怎样入洞的?

2015 年,尼奥的大部分骸骨得到复原。骨骼的断裂方式能透露许多信息,比如骨骼是摔断的,还是因为热胀冷缩不均匀断裂的。尼奥骨骼上的断裂属于后一种情况,因此科学家相信他并非是在摔倒后进入洞穴而死去的。

骨骼上的裂缝或损伤能揭示尸体在腐烂期间是否曾经处于露天环境。尼奥的骨骼裂缝表明,他的尸体在腐烂之前就已经位于地洞中。科学家还在他的骨头上发现了昆虫啃咬的细痕,但没有发现大型动物的齿痕或爪痕,因此断定他不是被掠食动物拖入洞穴的。科学家也考虑了尼奥的骸骨被洪水冲入洞穴的可能性。如果是这样的话,流水中的石头和沙粒会在骨骼上留下打磨痕迹,但在尼奥的骸骨上并无类似痕迹。

科学家认为,尼奥和地洞里的其他人骨都是在死后被同胞放置在升星洞中的,也就是说,他们有埋葬同类的习惯,并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组织。

尼奥是被同伴埋葬在洞穴中的(场景还原)。

纳莱迪人——新发现的亲缘物种

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骸骨属于此前未被发现的一个人属动物物种,科学家将其命名为“纳莱迪人”,意为“星人”,以纪念其发现的升星洞。

虽然还无法确定尼奥生活的确切年代,但根据对升星洞其他纳莱迪人骸骨和地质构造的分析,可判断这些纳莱迪人生存于距今33.6 万~23.6 万年前。他们和我们的祖先——智人是同时期存在的人属动物。

与在升星洞发现的其他纳莱迪人相比,尼奥的骨骼更大。因为雄性灵长目动物的体形一般比雌性大,所以科学家认为尼奥很可能是男性。又因为他的骨骼已经完全发育,牙齿也有较严重的磨损,所以科学家判断他死亡时已经成年。从尼奥较为完整的头颅化石来看,他的头颅形态已经非常接近现代人类。不过,他的脑容量不到今天成年人的1/3,和南方古猿的脑容量差不多。他的骨盆和肩胛骨也类似南方古猿,牙齿比直立人等人属动物小,这表明他不需要用牙齿咀嚼粗糙的食物纤维,这间接证明纳莱迪人可以使用工具切割或研磨食物。尼奥的腿骨较长,与现代人类更接近,由此看来,纳莱迪人可能会进行狩猎等长距离活动。

纳莱迪人骨骼化石。

寄希望于古蛋白质

纳莱迪人身上既有类似更古老的南方古猿的特征,同时也有和我们现代人类似的特征,这让古人类学家迫切想知道纳莱迪人和我们现代人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为了给纳莱迪人在人类进化的家谱上找到属于他们的位置,科学家先是寄希望于骨骼化石上的DNA 信息。但DNA 很容易在有水的温暖环境下降解,纳莱迪人骨骼化石上的DNA 已经无法被测序。不过,近几年科学家发现古人类骸骨化石上的一些有机分子(例如某些蛋白质的分子)比DNA 分子更耐储存,即便在温暖环境下也能保持完整,基本不会降解。

纳莱迪人面部复原。

20 世纪50 年代起,科学家已成功从某些古人类骨骼化石上提取到古蛋白质。受当时科技水平制约,科学家面对这些脆弱易损的古蛋白质无从下手。不过,今天的科学家可以通过向古蛋白质上添加带电离子,使其能够被质谱仪分析,从而推断出氨基酸序列。虽然胶原蛋白、角质和血红蛋白等蛋白质是所有古人类共有的,但不同古人类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会有些许差别。科学家希望从纳莱迪人身上找到这些差别。接下来,他们希望能借到一块纳莱迪人的骨骼化石,在其上面钻一个小洞,以取得一些含有大块古蛋白质的样本。

文章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网址: http://www.wkahzzzs.cn/qikandaodu/2021/0620/1275.html



上一篇:发现第个梅森素数
下一篇:葡萄酒学者提升葡萄酒知识的终极之选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投稿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编辑部|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面费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