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励建安马拉松运动爱好者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主人公 “励建安”这个名字,在中国康复医学界可谓大名鼎鼎,他被誉为“中国康复医学第一人”,他还是马拉松运动爱好者…… 父亲告诫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从小到大

本文主人公

“励建安”这个名字,在中国康复医学界可谓大名鼎鼎,他被誉为“中国康复医学第一人”,他还是马拉松运动爱好者……

父亲告诫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从小到大,父亲一直严厉要求励建安。为了让励建安在挫折和困难中成长,父亲经常领他到军营里训练,去郊区农田里干活,让他赤脚在冬天的雪地里跑步。

在父亲的教导下,励建安的抗挫能力远远超过了同龄人。1969年3月,励建安告别父母,被下放到江苏省建设兵团,又坐了一整天的敞篷车,再扛着沉重的行旅走了4公里路,才到了连队。

分别时,父亲送给励建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爸爸拍拍励建安的肩膀,笑着说:“无论你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爸爸都相信你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加油!”

自此,励建安在建设兵团一呆就是11年,他说:“我一直没觉得下乡劳动有多痛苦有多累,反而觉得能锻炼自己。”

那个连队的生活条件真差呀:每个房间只有一盏小油灯,20多个人睡一张土坯搭成的床。零下10多度的大雪天,既没暖气也没暖炕,大家冻得瑟瑟发抖睡不着,却拥挤得连翻个身都是奢侈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就开始干活。当地是盐碱地,没有淡水,要去几里外的河里挑水,所以知青们早起第一件事情就是挖塘蓄水,解决生活用水,然后再动手盖房子。一个小连队,根本容不下过去的几百名知青,于是,队长命令他们垒墙,很多知青细嫩的双手磨出了血泡、老茧……

除此,知青们还要割麦子、犁地、插秧……每天劳作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早晨天不亮就得起床下地干活,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励建安双手不知磨出了多少水泡,但他依旧卖力地干活。

连里建有两个知青大灶,供几百名知青就餐。主食多为杂粮,细粮不外乎大馍。蒸笼里的馍,坚硬如铁疙瘩。炊事员嘴里道声“二两”,硬邦邦的馍就递到了手上。吃着难以下咽的杂粮,嚼着硬馍,想着家里的热汤热饭,很多知青都哭了。

励建安也艰难地吃着,心情很沮丧,但父亲的话回想在耳边时,他的心情顿时平静下来。是啊,纵然生活无法忍受,也要保持“坚持下去,绝不灰心丧气”的意志力,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

1973年,团里推荐励建安去考工农兵大学,他顺利通过考试,进入南京医科大学深造。

大学毕业后,励建安又回到兵团。回去后他发现,除了他,跟他一起上大学的同学全部留在了南京。一位老知青叹气道:“别人都想方设法离开这个地方。可你倒好,上了4年大学又回来了,你真是太傻了。”

那时,励建安父亲已调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当老师,他写信鼓励励建安:“爸爸希望你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只要肯登攀,你一定行!”

1980年7月,励建安不负父望,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医科大学首届运动医学研究生院。

妻子是我的贤内助

经历了一波三折,励建安终于得以和父母团聚。此时,28岁的励建安还没谈女朋友,母亲很着急。

一天,母亲对励建安说:“我给你介绍个女朋友,你认识,是沈伯伯的女儿筱芳,你明天跟她见个面吧。”

励建安笑起来:“啊,是她?这怎么可能,我一直把她当妹妹看。”

励建安和沈筱芳同在一个大院里长大,他们的父母都是军人。沈筱芳比励建安小两岁,印象中的沈筱芳,扎着高高的马尾辫,特别可爱。

当时,沈筱芳考取了南京大学英语专业,正读大三。在母亲的催促下,励建安与沈筱芳见了面。

缘分是个奇妙的东西,虽然十多年未见,但两人并没有陌生感,尤其是沈筱芳依旧像小时候那样,对他一口一个“建安哥”时,两人的距离瞬时拉近。

一个周末,两人看完电影出来,天空正电闪雷鸣。励建安把沈筱芳送到学校门口,正转身离去时,一记雷声响起,沈筱芳本能地捂住耳朵问励建安:“你能陪我去看看我们宿舍楼下的流浪猫吗?”

励建安欣然答应。到了宿舍楼下,随着沈筱芳轻声呼唤,四五只猫咪从不远处的花坛里跑了出来,围着沈筱芳撒娇叫唤。沈筱芳蹲下身抚摸它们,从书包里拿出一些小鱼干喂它们。

那一刻,励建安特别感动:一个对猫咪如此有爱心的人,一定是个善良顾家的好女孩。

而励建安的多才多艺也让沈筱芳日渐倾心:他会弹一手好手风琴和电子琴,尤其跟自己一样,下得一手好棋。在精彩的博弈中,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共同话题越来越多。

文章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网址: http://www.wkahzzzs.cn/qikandaodu/2021/0223/577.html



上一篇:新凯苑社区举办钱江潮涌满目春书画展
下一篇:一起来乘风破浪吧滑板运动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投稿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编辑部|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面费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